欢迎访问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聚焦高分辨率数据重症多模态技术,助力区域重症诊疗能力提升
来源: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5-12

5月9日-10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重症超声研究会联合主办,济宁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 “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的重症可视化监测临床应用培训班” 在山东济宁成功举办。副院长史冬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广东、四川、内蒙古等地的45名省内外重症医学骨干汇聚于此,通过理论授课、病例推演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模式,提升了重症可视化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

图片

会议由医院重症医学科屈峰主任主持,重症可视化监测技术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的新技术,以直观、精准的特点,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是推动重症医学发展的新力量。本次培训班,汇聚各方智慧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专家倾囊相授,学员深入探讨,重症医学迈向新的高度

图片

在理论授课环节,多位专家带来前沿知识分享。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晁彦公教授围绕《重症应激-机体反应的表型与时程》《中心血流与器官血流-调控与监测方法》,深入剖析重症应激状态下机体的动态变化及监测调控策略,为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北京协和医院王小亭教授以《自主神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紊乱》《镇痛镇静新认知-从血流动力学稳态说起》为题,革新了重症医学科在相关领域的认知,帮助学员重新认识自主神经功能调节以及镇痛镇静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图片

北京宣武医院陈文劲教授就《神经重症-颅外器官表现的表型与时程》《基于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的重症应激及镇静镇痛管理》展开讲解,指导学员通过自主神经功能评估优化重症治疗方案。

图片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朱世宏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恒教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晴雨教授、沧州市中心医院支海君教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魏峰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倩教授、邯郸市中心医院王欢教授等多位专家,分别从炎症免疫、自主神经生理病理等不同维度,系统阐述重症多模态监测的理论基础,为学员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图片

在病例推演环节,晁彦公教授以OHCA患者为例,运用高颗粒数据监测技术,从患者骤停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各器官功能状态到治疗过程中的数据波动,抽丝剥茧般详细分析每一个数据背后的临床意义,生动还原了重症救治的复杂场景。医院重症医学科乔玉玲医生则结合临床真实病例,从数据采集、分析到监测方案制定,完整展示了颗粒化监测的具体实施流程。加深了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员在复杂临床情境下的应变与决策能力。

在实操环节,培训以“理论结合实践,提升操作能力” 为核心目标。魏峰教授对脑氧监测与临床应用进行深入解读,屈峰主任、刘晓菲医师详细讲解 TCD、脑电监测的操作要点及数据解读。为确保学员扎实掌握技术,培训采用分组实战演练的方式,学员们在脑多模态监测、自主神经与器官血流监测的实操中,反复练习操作流程,分析监测数据。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积极提问、相互交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有效提升了重症可视化监测技术的实操水平。

图片

本次培训班作为国家重症医学优质资源下沉的示范性实践,通过标准化技术培训体系赋能临床诊疗能力提升,以多维度合作机制驱动学科创新发展,成功构建区域重症医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医院重症医学科将持续深化与中国医促会、北京重症超声研究会的合作,不断推进鲁西南地区重症医学诊疗方面建设,为提升区域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筑牢专业根基。

返回顶部

  • 总院区:济宁市任城区健康路6号
  • 东院区:济宁市高新区孟子大道269号
  • 西院区:济宁市任城区柳行路99号
  • 24小时服务电话:0537-6056666
  • 急诊120电话 : 0537-2257120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

24小时服务电话
0537-6056666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视频号

  • 抖音号

Copyright © 2019 m.zytd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36553号-2 技术支持:启航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