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一院技术】颗粒化多模态监测,助力重症精准治疗
来源: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5-05-12
      近日,济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东院三病区在颗粒化多模态监测技术的辅助下成功救治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

 

患者,男,5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由外院转入,患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入科后持续低血压、高乳酸血症,并出现肝衰竭、肾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诊疗评估,确定立即实施高分辨率重症多模态监测,持续记录数据以波形曲线形式呈现,通过微观变化实时反应患者机体调节能力,从而辅助医生提前给予干预措施。在多模态监测的辅助下,患者容量得到精准化控制,血压逐步平稳,心源性休克症状得到稳步改善,入重症医学科5天后逐渐脱离呼吸机,神志转清,肝肾功衰竭得到改善,入重症医学科10天后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图片

ICU患者血流动力学优化是复苏的关键,处理延迟或不当将造成机体灌注不足、组织缺氧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将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颗粒化多模态监测技术的引用,将危重患者同一时间段近百项监测数据同时连续性颗粒化呈现,极大地方便临床医师清晰地判断患者病情并及时进行精准治疗,为重症患者个体化、器官化治疗方案提供充足依据,有效缩短ICU住院时间。 

图片
 
颗粒化多模态监测,也称高分辨率多模态监测,是基于毫秒级高分辨率设备同步采集重症患者的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脑氧、动脉压、呼吸机及血流波形等数据,以监测重症患者原发疾病引起的机体应激状态以及镇痛、镇静和应激调控等治疗干预后机体反应的状态变化,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自主神经状态、呼吸循环驱动协同能力、血压与心率协同能力等参数的辅助评估,让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入微观化领域,使重症疾病管理更具可视化、个体化、精准化的先进监测技术。
近年来,济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与北京协和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持续加深交流合作,同时借助王小亭名医工作室持续推进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超声、重症血流动力学、重症多模态监测等方面发展,造福鲁西南群众。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1999年,经过二十六年励精图治,现已发展成大型综合危重病诊疗中心,目前开放6个病区共160张床位,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综合ICU,为国家临床药学抗菌药物培训基地、山东省重症超声培训基地、山东省重症支气管镜培训基地、山东省重症CRRT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ICU专业护士岗位培训临床教学基地、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科室每年收治危重患者5000余例,医疗范围涵盖重症心脏、呼吸、消化、肾脏、内分泌、神经、产科、创伤、血液、中毒与药物过量等多个领域,包括重症肺炎、ARDS、感染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急性肺栓塞、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多发伤、外科大手术术后、妊娠及围产期重症等。在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重症超声指导治疗、重症多模态监测治疗等方面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返回顶部

  • 总院区:济宁市任城区健康路6号
  • 东院区:济宁市高新区孟子大道269号
  • 西院区:济宁市任城区柳行路99号
  • 24小时服务电话:0537-6056666
  • 急诊120电话 : 0537-2257120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

24小时服务电话
0537-6056666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视频号

  • 抖音号

Copyright © 2019 m.zytd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宁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36553号-2 技术支持:启航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