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的“那些事”
来源: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2023-02-02

问题一:什么是PET/CT检查?
PET/CT指的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PET图像与CT图像的融合成像。CT就像“探照灯”,“光源”在体外,“照”一下可以得到清晰的解剖图像。PET就像“GPS定位器”,“光源”来自体内,它反映的是体内细胞分子水平的功能改变,因此PET/CT检查患者需要注射药物即“光源”。
问题二:为什么PET/CT检查当天没法做?
首先PET/CT检查需要患者提前做一些准备,比如空腹至少4-6小时、完成基本病史采集工作等;其次PET/CT检查所使用的药物,有“保质期”,从药物到达PET/CT中心,每间隔110分钟药物就减少一半,科室内没有“储存”药,所以每天检查患者的人数需要至少一天提前确定好。

问题三:检查前为什么要测量空腹血糖?
因为PET/CT注射的药物是“18F-FDG”,FDG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如果空腹血糖过高,FDG就被自己身体里面的葡萄糖所抑制,药物在体内的摄取与分布就会减少,所以就会导致图像看不清楚。
问题四:注射完药物之后,为什么要多喝水?
首先因为PET/CT检查前是空腹,胃肠道较“瘪”,会导致图像看不清楚,喝水之后,胃肠道“喝饱”,图像看得更清楚;其次多喝水可以促进药物的代谢,把不吸收的药物尽快排出体内,降低了身体受到的辐射。
问题五:为什么有的人做完为PET/CT检查后就可以走了,而有的人却需要过一段时间再做一次呢?
部分患者做完一次PET/CT检查后,护士通知还需要再做一次,称之为“延迟显像”。有些患者会担心是不是因为自己病的比其他人严重,才留下自己再做一次,进而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延迟显像其实是为了诊断疾病,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患者不需要担心。
问题六:多长时间可以拿到PET/CT检查报告?
一般情况下PET/CT检查报告的领取时间为两个工作日。一方面PET/CT检查的片子除了常规的连续图像,还包括重点病变的图像,因此需要在完成整个报告书写、审核流程之后,才可以获得完整的PET/CT报告;另一方面全身PET/CT是从头到大腿部位的检查,范围比较广泛,包含1000多张专业的影像图像,报告医师写完报告,还需要进一步提交给审核医生审核,如果遇到疑难病例,还需要多个医师共同讨论;最后由护士打印报告装订成册。这些工作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认真完成,目的是更好地解决患者本次检查的问题。
问题七:PET/CT检查的适应症由哪些?
PET/CT检查范围非常广,一般来说,PET/CT的适应症主要有:1、不明原因的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病灶;2、肿瘤的早期诊断;3、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4、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转移以及转移病灶的部位;5、帮助确定肿瘤的活检部位;6、评估肿瘤的治疗疗效;7、判断恶性肿瘤治疗后是否复发;8、恶性肿瘤的放射性治疗提供精确的定位。